游客发表
(二)村民屋顶光伏发电应用。
进入12月份,全国多数城市陷入雾霾模式,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拉响空气重污染红色警报,一直被视为污染最严重的煤炭利用再次引发各界的关注。光伏行业领跑者晶澳太阳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选自己生产的高转换效率组件已成功在别墅区屋顶、工业厂房、商业建筑、农业设施、市政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等一切满足荷载要求的屋顶上安装。
继《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之后,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在电价形成中引入市场化机制,以光伏、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发展良机。政策红利频出可再生能源迎发展机遇国家能源规划提出,到2020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15%左右;到2050年,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45%。据蔡先生介绍,他家的光伏每日平均发电35度,除去每日家用消耗约15度电。晶澳太阳能助理总裁许建波先生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东部地区的工商业屋顶上,由于屋顶面积有限,对系统转换效率尤其是组件设备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整合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只要任何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都可以搭建。
大部分燃烧方式粗放,缺少末端处理环节,是导致燃煤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未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有望成为部分企业或工业园区的电力来源,或许可借此开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时代。光伏发电具有优质能源劣质电的属性,而光热发电则具有优质能源优质电属性。
对于社区和家庭的屋顶而言,在屋顶拥有者不具备完全自主投资能力时,应支持和鼓励屋顶拥有者优先吸纳社区内甚至相邻家庭的个人投资者合资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同时共同就地消纳。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初期,国家明确委托电网企业负责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无偿提供电费收取、补贴申领等服务,为此发生的相关成本应统一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中支付,或列入独立输配电价中的输配电网准许成本予以回收。这里的其他投资者范围较广,既可以是个人投资者,又可以是资金投资者,还可以是能源类专业公司等。第三类是出让投资模式,就是屋顶资源拥有者出租让渡给其他投资者投资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且消纳其发电。
如何把国务院及其能源主管部门的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好屋顶落实难和国土批准难问题,关键是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既要全过程加强统筹协调,又要有专门组织具体操作。地方政府要研究出台屋顶资源使用指导意见。
创建县区专业互助组织,破解屋顶落实难难题国发[2013]24号文明确提出,要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对利用戈壁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适度倾斜,不涉及转用的,可不占用土地年度计划指标;探索采用租赁国有未利用土地的供地方式,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并简化程序。严格流程管理和责任追究。当建筑物屋顶拥有者、项目单位和电力用户不是同一主体时,由于经济关系复杂,利益难以平衡,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协调。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该模式生产关系复杂、协调量大,前期工作时间长,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此外,落实国家规定的管理流程和时间要求,也需要电网企业额外增加人财物成本。要从经济社会、能源革命和电力系统角度,切实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健全完善太阳能发电科学发展新机制,加快解决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额上网项目的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合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用户供电的光伏发电及相关设施。国能新能[2013]433号文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就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
国发[2013]24号文已经提出国内要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战略部署,明确国内发展光伏发电近中期是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年度指导规模下发后,专业互助组织协助地方政府将合作开发和外来投资者开发的项目进行市场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投资主体;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后,协助办理屋顶落实、电网接入、项目备案等事宜。
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国土批准难主要是土地属性变化大,审批时间长。其二,国家财政补贴资金总量有缺口,中央财政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发电量,难以足额按季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地方独立电网企业所在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贴资金。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具体支付办法报财政部备案,地方独立电网企业具体支付办法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根据发展需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运行监测、功率预测和优化运行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提供可明确区分项目总发电量、自发自用电量(包括合同能源服务方式中光伏企业向电力用户的供电量)和上网电量,并具备向电力运行调度机构传送项目运行信息功能的电能计量表等,都需要电网企业额外增加投资。国能新能[2013]433号文把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只负责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和政策执行、并网运行、市场公平及运行安全进行监管。
具体支付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地方独立电网企业制定。六是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重点开展发展模式、投融资模式及专业化服务模式创新。
6.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融资模式国发[2013]24号文提出,要开放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屋顶落实难并非没有屋顶资源,而是难以协调使用。
与光伏电站相比,建筑光伏发电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合理利用了建筑物光照面,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一是各电网企业按月(或双方约定)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含个人)结算电费和转付国家补贴资金,要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电量预测,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先原则做好补贴资金使用预算和计划,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转付到位。
建筑集成光伏(BIPV)是指将光伏系统与建筑物集成一体,光伏组件成为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瓦和光伏遮阳装置等。国能新能[2013]433号文明确,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项目实行总量平衡和年度指导规模管理(不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项目不纳入年度指导规模管理范围),并明确具体流程: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先提出下一年度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项目规模申请;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平衡后,下达各地区年度指导规模,在年度中期可视各地区实施情况进行微调;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年度指导规模在该年度内未使用的规模指标自动失效,当年规模指标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的,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可适时提出调整申请。财政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财建[2013]390号)明确,国家补贴资金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并规范了资金拨付流程:中央财政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发电量,按季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地方独立电网企业所在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贴资金。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建筑集成光伏示范性建筑。
配电网规划是否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或接纳能力是否足够,最终的责任承担主体在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而不是电网企业。从理论分析,只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的上述政策文件,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电费回收和电价补贴到位的问题。
为促进该模式优先发展,可以通过设立县区互助组织或区域专业化运营企业,来统筹协助解决各家各户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问题。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国能新能[2014]406号)结合发展实际情况,开始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
鼓励示范区政府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服务创新试点,通过设立公共担保基金、公共资金池等方式为本地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国内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才刚刚起步,就碰到屋顶落实难、电费回收难、贷款融资难、并网接入难、质量保证难等问题,从而影响其发展速度乃至年度计划的完成是十分正常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发改能源[2013]1381号)明确,分布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运行方式以用户端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设施。3.积极发展建筑光伏发电建筑光伏发电是指在建筑屋顶和朝阳墙面上安装、在电网用户侧并入的分布式电源,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应用形式,可分为建筑附加光伏(BAPV)和建筑集成光伏(BIPV)两种。年度指导规模及其项目原则上与两个规划相一致。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模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主投资模式,就是拥有屋顶资源的机关、机构、企业、社区和家庭等自行投资安装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为主,余量卖给电网企业或其他用户、售电公司。
科学有序发展太阳能发电是实现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基金和附加,以及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
三是对已备案且符合年度规模管理的项目,电网企业应做好项目电费结算和补贴发放情况的统计,并按要求向国家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及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报送相关信息。国能新能[2014]406号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进行了细化深化,提出各地区要将光伏发电纳入能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建设等相关规划,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组织工业企业集中的市县及各类开发区,系统开展建筑屋顶及其他场地光伏发电应用的资源调查工作,综合考虑屋顶面积、用电负荷等条件,编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规划,结合建设条件提出年度计划。
二是与负荷匹配度较高。优先保障各类示范区和其他规划明确且建设条件落实的项目的年度规模指标。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